首页 > 先秦的诗句

冰炭不同器而久,寒暑不兼时而至

时间:2022-09-18 先秦 查看: 192

摘自《韩非子·显学》

解释:冰块与炭火不能放在一个容器里,严寒与酷暑不能在同一个时间来到。

原文摘要:
行曲则违于臧获,行直则怒于诸侯,世主以为廉而礼之。宋荣子之议,设不斗争,取不随仇,不羞囹圄,见侮不辱,世主以为宽而礼之。夫是漆雕之廉,将非宋荣之恕也;是宋荣之宽,将非漆雕之暴也。今宽、廉、恕、暴俱在二子,人主兼而礼之。自愚诬之学、杂反之辞争,而人主俱听之,故海内之士,言无定术,行无常议。夫冰炭不同器而久,寒暑不兼时而至,杂反之学不两立而治。今兼听杂学缪行同异之辞,安得无乱乎?听行如此,其于治人又必然矣。今世之学士语治者,多曰:“与贫穷地以实无资。”今夫与人相善也,无丰年旁入之利而独以完给者,非力则俭也。与人相善也,无饥馑、疾疚、祸罪之殃独以贫穷者,非侈则堕也。侈而堕者贫,而力而俭者富。今上征敛于富人以布施

注释参考

寒暑

寒暑 (hánshǔ) 气候的冷和热 cold and warm 寒暑表 冬天和夏天,常用来表示整个一年 winter and summer 经历了几十个寒暑

时而

时而 (shí ér) 表示不定时地重复发生 at times 蔚蓝色的天空时而飘过几片薄薄的白云 叠用,表示不同的现象在一定时间内交替发生 by turns 时而受称赞,时而受责备
展开全文
上一篇:以乱攻治者亡,以邪攻正者亡,以逆攻顺者亡
下一篇:利莫长乎简,福莫久于安。
输入字:
相关知识
兴天下之利,除天下之害。

兴天下之利,除天下之害。_摘自《墨子·12章 尚同(中)》解释:凡是于天下人有利的事就去干,帮助它兴办起来;凡是对天下人有害的事,就把它除掉。原文摘要:察天子之所以治天下者,何故之以也?

天下从事者,不可以无法仪。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,无有。

天下从事者,不可以无法仪。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,无有。_摘自《墨子·04章 法仪》解释:天下的一切事物不可以没有标准,做人要有做人的标准,即原则;做事要有做事的标准,即规则;治国要有治国的标准,即法则。不遵循一定的标

是故置本不安者,无务丰末。

是故置本不安者,无务丰末。_摘自《墨子·02章 修身》解释:所以,根基树立不牢的人,不要期望有茂盛的枝叶。原文摘要:君子战虽有陈,而勇为本焉;丧虽有礼,而哀为本焉;士虽有学,而行为本焉。是

世俗之君子,贫而谓之富则怒,无义而谓之有义则喜。

世俗之君子,贫而谓之富则怒,无义而谓之有义则喜。_摘自《墨子·46章 耕柱》解释:世俗的君子,如果他很穷你却说他很富,他就会发怒;如果他不义你却说他有义,就很高兴。原文摘要:其名,至今不息。且翟闻之:‘为义非避

长袖善舞,多钱善贾。

长袖善舞,多钱善贾。_摘自《韩非子·五蠹》解释:袖子长了好跳舞,钱财多了好经商。原文摘要:幸其后?故破国亡主以听言谈者之浮说。此其故何也?是人君不明乎公私之利,不察当否之言,而诛

势有不可得,事有不可成。

势有不可得,事有不可成。_摘自《韩非子·观行》解释:世间总有得不到的东西,也总有办不到的事。原文摘要:无以正须眉;身失道,则无以知迷惑。西门豹之性急,故佩韦以缓已;董安于之心缓,故佩弦以

和氏之璧,不饰以五采;隋侯之珠,不饰以银黄。其质至美,物不足以饰之。

和氏之璧,不饰以五采;隋侯之珠,不饰以银黄。其质至美,物不足以饰之。_摘自《韩非子·解老》解释:卞和献给楚王的玉璧,不用五彩颜色来装饰;隋侯的宝珠,不用银黄来装饰。它们的本质很美,其它物体不足以用来装饰。原文摘要:功有实而实有光;

糟糠不饱者不务粱肉,短褐不完者不待文绣。

糟糠不饱者不务粱肉,短褐不完者不待文绣。_摘自《韩非子·五蠹》解释:连糟糠都吃不饱的人,不会去寻求粱肉;连一件完整的粗布衣服都没有的人,不会去期望有文采的锦绣。原文摘要:文学之士;废敬上畏法之民,而养

令必行,禁必止。

令必行,禁必止。_摘自《韩非子·饰邪》解释:命令必须执行,有禁令必须停止。原文摘要:希有。此暴君乱主之所以惑也,人臣贤佐之所以侵也。故人臣称伊尹、管仲之功,则背法饰智有资;称比干

事以密成,语以泄败。

事以密成,语以泄败。_摘自《韩非子·说难》解释:事情由于保守机密而成功,说话不慎、泄露机密会导致失败。原文摘要:又非吾敢横失而能尽之难也。凡说之难:在知所说之心,可以吾说当之。所说出